此文并不是说我的童年缺少父亲的陪伴,相反我的童年自认为是很完美的,只是最近几天在老家陪着几个小侄子玩闹,而有了一些矛盾的思考。

回想记事起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但在这件事的态度上感性占了上风。

父母是否应该以减少对孩子的陪伴来去赚钱,再给他提供的更好条件弥补他,或许也不能用弥补这个词,我很矛盾我说不清楚,直接说说故事吧。

二伯家的大儿子,下面称为大哥,大哥的小儿子,下面称为大侄子。

大伯家的小儿子,下面称为二哥,二哥的二儿子,下面称为小侄子。

炫耀

大哥在距家跨越四五个县的一个煤矿上班,已经工作好多年了,一个月近两万工资,一年回家三五次,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回家待两三天,大侄子四岁半了,现在在上幼儿园中班。

大哥五一放假回家待了两天,回家的时候给儿子买了崭新一辆自行车,带孩子去游乐园玩了一天。

大哥走后的几天,孩子每天除了吃饭上学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自行车上面待着,逢人就炫耀:“这是我爸爸回来给我买的新自行车”。

前几天我去二伯家玩,大侄子让我等一下,然后偷偷的去他家里把他妈妈的手机拿过来,非要让我看,我刚准备教育两句说,小孩子不要偷偷玩妈妈手机,会变成瞎子的。

结果大侄子打开一张照片笑嘻嘻的呲着已经被蛀虫吃完说话漏风的牙齿给我说,“你看,我爸爸回来带我去游乐园玩了!”,那炫耀的样子好怕全世界都不知道。

照片里面的孩子虽然很黑,但是坐在他爸爸怀里让我感觉到了当时的阳光有多么的温暖。

骄傲

前年国庆的时候,我和女友爬华山回来带了一块金牌,一直挂在我家墙上。

大侄子来我家玩看见了,叫喊着”叔叔,我看看你的奖牌可以么?“

我刚拿下来,他便迫不及待的带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很严肃的问我:“叔叔你手机可以拍照吗?”。

我一愣,说道:“可以呀,你站好我给你拍”。

大侄子马上特别乖巧的站远了一点说,“你拍好发到我爸爸手机上能行吗?”

我楞了一秒赶紧说道“行行行”,然后大侄子便立正了让我拍。

拍完问我”拍好拉么,我要拍三张“,然后又剪刀手,敬礼的姿势各拍了一张,

最后拍完并没有像小孩子应该对金牌的好奇心而把玩不止,而是立马跑过来还给了我问道:”你给我爸发过去了么“

我说:”发拉,发拉,你爸爸看了肯定说他儿子真帅!“

安静

二哥在城里开的饼子店,生意很好,夫妻俩能忙碌一整天,孩子一岁半了,便在村子里让孩子奶奶和爷爷照顾。

我家比较大,所以我见过的小孩也特别多,但是像我小侄子这么能闹腾的还是第一个,大中午的跑来跑去的,大人跟着都跑累了,小侄子还是特别活泼,也从不喜欢别人抱着他,就是甩着自己的俩条小短腿不停歇。

二哥偶尔中午抽空能回家一趟,而在这几个月里,每次二哥回来,小侄子是最乖的时候,因为他会特别安静的待在他爸爸的怀里,也不跑了,也不闹了,即使你哄骗说带他去找好吃的,也不搭理你。

二哥如果把孩子放到地上,像平常那么能跑的孩子,却会哇啊哇的哭起来,非要待在爸爸的怀里不可。

一反常态的小侄子此时会连这个每天跟他一起玩的小叔叔也不当回事。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一些事情,只是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我不知道孩子以后会怎么样,更无法判断我大哥二哥不陪在孩子身边是否对错,只能将故事记录下来慢慢去体会,当然我不希望自己会面对这种选择,而如果有,我的选择肯定也是能给予孩子完满的童年陪伴。

End
最后修改:2022 年 05 月 1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随手点赞~